|
|
|
|
365bet平台网投_官网体育在线365_365etb为什么关闭账号 |
|
|
|
|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450号建议的答复
姜卫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突出“质量强国战略”引领树立中国制造大国形象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现答复如下:
质量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关乎国家形象。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质量强国是增加优质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体系、塑造我国经济新优势的战略路径,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实基础。您提出的把“质量强国”纳入国家战略、加强质量基础研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等建议对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助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们深表赞同。
一、已开展工作
(一)大力实施质量强国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党的十八大指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质量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建设质量强国,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建设质量强国多次写入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文件,凸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将质量强国上升到战略高度,为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质量强国建设生动实践。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实施质量强(兴)省战略,2877个市县开展了质量强市(县)建设,覆盖超过全国90%的市(县)行政区域。此外,还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1个市(区、县)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有效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为质量强国建设奠定实践基础。
(二)创新完善质量政策措施。一是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扎实开展质量分级试点,倡导优质优价,引导企业质量创新和质量提升。稳步开展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促进质量安全综合治理,推动行业发展。二是强化缺陷产品召回。进口和国产召回管理职能实现统一,汽车和消费品召回立法、机构建设、大要案调查等取得了新的突破。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191次,涉及汽车8256.25万辆,消费品召回2875次,涉及消费品7303.25万件。三是建立健全质量领域信用建设基础性制度。加强质量领域信息归集共享和公示,推进质量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加快推动社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四是牵头制定口罩产品质量提升指导意见。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联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口罩产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引导口罩行业调结构、提质量、树品牌。
(三)促进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一是开展我国企业质量管理调查。对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万家企业、一线班组质量管理状况及需求开展系统深度的调查分析,找出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管理提升活动,助力广大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二是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活动。摸清重点质量问题,帮助企业找出质量短板缺陷,开出质量“药方”,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三是推进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工作。等同转化ISO9000、ISO9001等21项质量管理体系及顾客满意系列标准,覆盖该领域95%国际标准。结合我国企业发展需要,自主制定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38356《质量管理基于顾客需求引领的创新循环指南》等15项国家标准,为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供有效指导,在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四是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根据航空、铁路、勘察设计、气象等不同行业需求,推动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对1.5万家小微企业开展质量专题调研,为3.4万家企业的11.9万名员工提供质量认证免费培训,制定16份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指南,在化工等5个行业选择小微企业开展试点,帮助解决质量管理痛点问题。
(四)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作用。一是加强计量基础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计量基础投入,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大力发展计量测试、校准、检验检测等高技术服务业,积极搭建质量基础设施公共平台。二是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7个市(区)积极开展试点,900余个产品和服务门类的2.6万多家企业广泛参与,发布5万个对标结果、3135个对标技术方案,以标准化手段促进质量提升。三是切实发挥质量认证基础性制度作用。在食品农产品、消费品、装备制造、服务业等领域积极推行高端品质认证,累计颁发高端品质产品认证证书1200多张、服务认证证书2万余张。积极引导地方通过第三方认证方式,培育“浙江制造”“蒙字标”等一批区域质量品牌,建立全国各地创建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等质量认证示范区130余处。共加入21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签订15份多边互认协定,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123份双边合作文件,主导制定服务认证等国际标准,助推我国高铁、风电等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四是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在卫星应用产品、机器人、无人机、氢能源动力等领域批准筹建一批国家质检中心,支持地方结合产业特点建立15个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发展改革委启动8个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每年开展“世界认可日”、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等活动,组织检验检测机构更好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4.9万余家,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超5.6亿份,营业收入超3500亿元,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检验检测市场。
(五)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和质量知识。一是开展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工作。组织开展了三届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工作,共19家组织和3名个人获得中国质量奖,173家组织和22名个人获得提名奖,覆盖国民经济13个行业门类、54个行业大类,树立了高凤林、潘玉华、宁允展在内的一批大国工匠和各行业组织质量管理标杆,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质量、追求质量的浓厚氛围。二是持续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联合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每年参与“质量月”活动企业超过50万家,一线职工超过3000万人次,群众超过9000万人次,群众性质量活动蓬勃开展。三是开展“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将质量作为品牌发展的基石,每年举办“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进一步凝聚品牌发展社会共识,增强品牌发展意识,以品牌建设促进质量提升。四是开展质量知识宣传活动。持续组织开展质量知识“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推进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典型宣传,多角度、立体化传播和塑造中国质量形象,厚植质量强国建设的人文基础,推动社会共治格局加快形成。
(六)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推动质量学科建设。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共建质量研究院,培养质量管理专业人才。推动设立市场监管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质量管理职业教育分指导委员会,加强质量专业职业教育。二是推动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鼓励和引导大中型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全国设立首席质量官企业总数近6万家,培训首席质量官9万多人次,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三是培养标准化技能人才。开展编审职业技能1+X证书试点和推广工作,组织参加国际标准奥林匹克竞赛和标准化科普活动,培养标准化技术技能人才,提高标准化人才队伍能力水平。
二、下一步任务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质量发展水平取得长足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39%,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升至84.78,进入中等竞争力阶段,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满意度提升至77.77,全国消费者质量投诉占比不断下降,质量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质量国际竞争力总体不强,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质量供给难以很好满足不断升级的质量需求,质量治理存在短板弱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组织和调动社会资源,发挥好各级专业组织力量,汇聚质量发展合力,全方位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同时,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创造提升质量的政策和舆论氛围,促使每位公民和每个企业都站在提升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角度,脚踏实地推动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提升。我们拟重点开展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编制新时期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质量强国的决策部署,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接续《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结合新形势制定新时期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系统谋划目标任务、路径方法和战略举措,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更好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二)完善质量制度与法律法规。加快修订《产品质量法》工作,运用立法手段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和促进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围绕重点领域产品、工程和服务,进一步提升质量水平,优化质量供给结构,推进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迈向中高端。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共享、应用等措施,赋能质量领域信用发展。
(三)加快转变质量监管方式。推动监管领域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式由运动式突击式向“双随机”和信用监管等长效机制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监管力量由分散向融合转变等“五个转变”,更好发挥职能优势,提升监管效能。创新召回工作体系,逐步构建“365bet平台网投_官网体育在线365_365etb为什么关闭账号统一管理,地方分级负责,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
(四)强化标准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瞄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开展对标达标活动,以先进标准引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重点推动ISO9004标准在国内的宣贯应用,以及ISO9001和ISO9004协同实施,指导企业在提供稳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实现持续成功的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进一步提升质量认证服务供给水平。围绕保障产品安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目标,加快社会公共安全等领域认证制度建设,强化基础保障能力。运用质量认证手段,全面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助推各行业、各地区质量提升,增强我国经济的质量优势。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FTA)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化认证国际合作互认,助推中国制造“走出去”,增强我国在国际合格评定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六)持续加大质量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推进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企业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组织开展地方党政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质量培训,提升领导干部推动质量发展的意识、能力和水平。组织开展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质量学科交流,推动质量学科建设,培养质量专业人才,为质量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支持质量强国建设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市场监管365bet平台网投_官网体育在线365_365etb为什么关闭账号
2021年7月2日